用户名 
密码 
北大法宝数据库检索
法律法规
司法案例
法学期刊
专题参考
English
法宝视频
去法宝微博看看  
法律法规检索:
法学在线
法律动态
法学论坛
检 索
强力搜索: 标题关键字: 全文检索:
法律新闻
政协和人大——中国的宪政实例
【关键词】 全国“两会” 宪政  本文点击次数:30798 次  读者评论数:0
   
    编者按: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宪法似乎总是那么的讳莫如深、遥不可及,她没有合同法、行政法、刑法那样帖近生活,也没有民诉法、刑诉法这般寻常贯用,有的只是她那高高在上的华美光环和不可触摸的神圣庄严。其实,宪法她没有那么不可亲近、没有那么神秘莫测,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地存在着。自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六十余年的宪政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召开政协会议共商国是、召开人大会议决定国家大事的宪政贯例。政协和人大,是推行宪政的结果,全国“两会”,就是现实生活中宪法实施的最显明的例证。

    根据我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种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层层负责的权力关系体现着人民主权的宪政原则,代表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属于人民,表明这个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

    2013年,是新一届政协、新一届人大、新一届政府正式履职的第一年,在过去一年里,它们做了哪些工作,是否履行了宪法规定的职责义务,对来年又有着怎样的工作规划,在2014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它们将晒出自己的成绩单,向权力的归属述职。全国政协主席向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报告工作;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依照宪法规定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工作,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监督权,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行使。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
    人民网3月3日电  人民网举办的2014年两会线上调查自2月投放以来,已有335万人次投票,目前排在热门关注词前三项的分别是“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和“食品药品安全”。

    在此期间,人民网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合作的线下电话调查也在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6个城市同步进行。调查在每个城市取至少70个样本,共回收了3071份有效问卷。

    线下调查的最关注话题前三名与线上调查无一重合。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线下调查对象最关注的社会话题前三名依次是住房问题、稳定物价和收入分配,占比分别为63.3%、51.2%、48.6%。

    线下调查覆盖对象: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白领为主流

    
                              被调查人群月收入构成

    报告显示,接受电话访问的线下调查对象中,年龄为“18-24岁”、“25-34岁”的人群最多,分别占比28.0%和39.3%。相应的,教育程度为大专和本科的人群也最多,分别占比37.6%和39.3%,总数达到受访者的七成以上。

    超过三成受访者的职业是公司职员,其次则是“公司管理者”(12.1%)、“专业人士(教师、律师、艺术家、运动员、医务人员等)”(10.2%)、“公务员或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干部”(9.8%)、“个体商户”(6.8%)、“自由职业者”(6.6%)等等。收入方面,月收入在“1001-3000元”、“3001-5000元”两档的人最多,分别占31.4%和39.7%。

    调查对象涵盖网民和非网民。其中,网民占比为92.6%, 70.1%网民每天都上网。

    调查还发现,网民和非网民对于社会话题的关注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医疗改革、反腐倡廉、法制法治建设、社会治理、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网民对医疗改革、反腐倡廉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非网民,网民对法制建设、社会治理、行政体制改革的关注明显低于非网民。

    线上线下比较:住房养老存差异医卫食安多共识

    
                            被调查人群最关注的社会话题

    线上线下调查结果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线下受访者最期待的房地产政策是“银行降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占比为62.4%,其次是“改革公积金制度、为贷款提供方便”,占比为58.7%。

    而线上受访者最需要的房产调控措施则是“增加保障房和中小户型商品房供给”,占比30.46%,其次为“继续实施限购限贷政策”,占比18.64%。

    两边受访者都支持养老金制度并轨,区别在于,线上投票结果一边倒地倾向“当前的改革太缓慢”的意见,“希望逐步改革”的人不到3%;而线下调查结果中,并轨支持者中约55%认为改革太缓慢,而剩下的45%都认为并轨难度大,希望逐步改革。

    但在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的领域,线上和线下的调查结果有了更多共性。

    “报销比例偏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好医院多集中在大城市”、“以药养医”是线上和线下受调查者公认最需解决的前三大医改问题。不过,“报销比例偏低”是线下受访者的首选,占比为66.1%,而线上受访者首选的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占比为26.86%。

    同样,“劣质油、地沟油流向餐桌”、“土壤、水等被污染,影响农作物营养价值,如铬超标大米等”、“蔬菜、水果农药超标”也是被公认的前三大食品安全问题。“劣质油、地沟油流向餐桌”为线下受访者首选,占比为26.9%,“土壤、水等被污染影响农作物质量,如铬超标大米等”为线上受访者首选,占比为23.94%。

    
                             被调查人群对养老金多轨制的看法

    线下受调查者:关注选项分散高票选项多

    在环境治理方面,线上调查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依赖”,48.1%的人选择了此项。而线下受访者则认为“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才最重要,前述选项排名第二,但两项的支持者都超过了三成。

    在线下调查中,关于最易出现腐败行为的环节,68.1%的人首选“政府采购”,63.5%的人选择“工程招标”,47.3%的人选择“土地出让”,46.0%的人“项目建设”,45.6%的人选择“干部选任”,在几个公认腐败高发领域,票数相当接近。

    与此相似,关于对个税调整的看法,74.3%的线下受访者选择“调整速度应与人均收入增速保持一致”,71.3%的线下受访者选择“调整不太完善,某些情况下税前收入多的反而税后收入少了”,65.9%的线下受访者选择“个税起征点应该根据物价涨幅而挂钩”,63.7%的线下受访者选择“个税应当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抚养人口数征收”。

    调查体现出,在反腐和财税这两个等待全面改革的领域,公众对各方面的问题都抱有相应关注,并非仅仅盯着单一问题。

    除此以外,维权渠道不畅通且无法实现维权目的被线下受访者认为是公众维权中的最大困难。调查显示,对维权最大困难,38.0%的公众首选“现有维权渠道不畅通,无法实现维权目的”,36.1%的公众选择“时间及金钱成本太高,难以承受”,15.0%的公众选择“相关知识不足,如不清楚维权途径”,10.6%的公众选择“不信任申诉、仲裁、诉讼等现有维权渠道”。(记者 刘茸)

target='blank'>“两会”热点调查:住房最受关注
开幕式上的默哀
政协会议
·
    新华社3月3日电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从6个方面对人民政协2014年工作进行部署。

    ——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教育,不断增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巩固人民政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紧紧围绕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实施献计出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重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等问题调研议政。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政协2014年协商工作计划,加强与地方政协协同。

   
【详情】

target='blank'>工作部署
人大会议
·
    万众瞩目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开幕。近10天会期里,13亿中国人民的心声在此汇聚,当今中国的改革发展大计在此谋定,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将通过法定程序凝聚成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自去年3月履新以来,本届全国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迈出坚实步伐;始终坚持以监督推进改革、以改革强化监督,推动各级政府机关和审判检察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付出了巨大努力。这充分说明,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将汇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富强文明、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安康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倾听人民心声,凝聚攻坚合力,推进法治建设,提高治理效能。这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提供了广阔舞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既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实现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制度保证。
【详情】

    人大会议日程

   

target='blank'>人大会议日程
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2%。财政收入增长10.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新进步。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这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奠定了基础。这将鼓舞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我们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这些都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力,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在全国进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简政放权等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们推动开放向深度拓展。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瑞士、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改善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服务。成功应对光伏“双反”等重大贸易摩擦。推动高铁、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出境旅游近亿人次。开放的持续推进,扩大了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我们保持定力,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异常升高,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去年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广义货币M2增长13.6%,符合调控要求。

    在保持总量政策稳定的同时,积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整合压缩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各地也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600多万户企业受益。通过审计,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加强金融监管和流动性管理,保持金融稳健运行。

    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针对阻碍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我们注重精准发力,运用市场手段和差别化政策,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1.5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服务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正式商用。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如期完工。推进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油气和电力输配网络。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加强民航、水运、信息、邮政网络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知识、技术创新等工程。超级计算、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稻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就业。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推进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和17.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万套,基本建成540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

    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80%以上村卫生室。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启动疾病应急救助试点。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免费孕前检查使600万个家庭受益。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功节俭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

    五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我们有序有力,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既进行有效处置,又探索建立新机制,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详情】

target='blank'>李克强首作政府工作报告
·
    图表:2013年我国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记者 施鳗珂 编制)



 
   

    图表:数字回顾2013年政府工作成就(记者 施鳗珂 编制)





   

    图表: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7.5%左右(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记者 施鳗珂 编制)




   

    图表: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2014年我国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2014年明确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记者 施鳗珂 编制)




   

    图表:2014年我国将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2014年我国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记者 施鳗珂 编制)




   

    图表: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数字看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马研 编制)




   

    图表:一张图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记者 施鳗珂 编制)



target='blank'>图解政府工作报告
“两高”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访谈录
外媒看“两会”
结语
焦点新闻
| 本站介绍 | 招聘启事 | 英华产品 | 联系英华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版权所有 ©  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 京ICP证010230号
Copyright ©  Chinalawinfo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ek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Legal Information
Email:info@chinalawinfo.com  电话:86-10-82668266   传真:86-10-82668268